分析新建的数据中心所在地的气候条件是十分重要。这将有助于确定最合适的冷却措施,其中包括水冷机组,机械制冷空调,自然空气冷却、间接空气冷却,绝热冷却等,这些都是为了数据中心设施实现其更低的PUE目标。
与信息技术(IT)时代的许多新概念一样,数据中心的超大规模没有统一的定义。国际数据公司(IDC)为科技行业提供研究和咨询服务,并将任何拥有至少5,000台服务器和10,000平方英尺可用空间的数据中心归类为超大规模。
传统数据中心供配电系统存在系统割裂且复杂、占地面积大、故障定位难等问题,随着锂进铅退趋势推进,以及锂电池成本的不断下降,锂电将在数据中心得到规模应用,逐渐走向全面锂电化。
数据中心在需求方面的响应中可以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尽管它们通常具有稳定的能源需求,但是大型数据中心是高度自动化和受监控,与传统的工业设施相比,它们可能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响应能力。
在过去五年中,网络内容提供商(ICP)数据中心已部署的网络技术范围从10G升级到400G。在2015年,10G服务器连接成为常态,而Leaf-Spine中则为40G。在2017年,40G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从ToR-Leaf的连接中使用的100G有源光缆(AOC),而Leaf-Spine的连接中使用了100G光模块,而服务器则以25G进行连接。
如今,数据中心管理员的任务不仅仅是维护和监控数据中心站点以及确保全天候可用性。云服务和5G网络的渗透催生了数字化转型的新浪潮;并需要时间来建立新的技能。拥抱人工智能,物联网(IoT)和智能数据分析等新兴技术的需求将重新定义组织如何看待其数据中心。
互联网历来被视为绿色产业,我们很少去计算APP耗电多少,不会去说影视行业是高能耗产业,但实际上,无论是看新闻、打游戏又或看视频,都需要消耗网络和数据,同样的也就在消耗5G基站和数据中心的电力。反过来说,是5G与数据中心的高能耗,支撑着更高层次的“绿色产业”。
当前和未来对数据量和速度的需求要求重新考虑数据中心的光纤网络基础设施。技术必须随着市场的需求而发展,并确实预测到未来的需求,以摊销投资,同时满足适当的标准,以发展一个可用、可扩展、可靠和低延迟的网络基础设施和网络设计。
根据中投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1-2025年中国数据中心建设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近年,随着人工智能、AIoT、云计算等技术的推动,全球数据量正在无限制地扩展和增加。2018年全球数据产生量为33ZB,全球数据量在2019年约达到41ZB。
数据中心可以是一栋或几栋的建筑物,也可以是建筑物的一部分,包括主机房、辅助区、支持区和行政管理区等,是为集中放置的电子信息设备提供运行环境的建筑场所。
数年来,数据中心一直是IT团队之间讨论的热门话题。庞大的设施可容纳海量数据,谷歌、亚马逊、微软、苹果等技术巨头的数据中心为全球用户提供众多服务。
向数据中心运营商询问其新建数据中心的具体碳成本是否公平?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数据中心社区内部的建议可能会有所帮助。行业专家建议用户将“设计或购买/租赁数据中心资源的循环经济原则”包括在内。
一般情况下,本着灵活、安全、易管理的设计原则,企业都会对数据中心网络的物理设备进行分区。通常情况下,数据中心都会采用核心—汇聚—接入三层的网络结构,核心用于所有流量的快速转发,而汇聚则是在每个网络分区上,担任网关的功能。
互联网联接全球40亿多用户,支撑着VR/AR、16K视频、自动驾驶、人工智能、5G、物联网等层出不穷的数字化应用。教育、医疗、办公等用户线上与线下的结合,正在影响和改变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租赁托管数据中心设施的费用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取决于几个不同的因素。尽管某些托管数据中心提供商的定价比较固定,但在大多数情况下,组织最终支付的费用将部分取决于其谈判的结果。
随着电信运营商自身业务的不断扩张,客户需求的多样化,以及层出不穷的新技术的影响,电信运营商在数据安全和保护方面受到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一味地将产业互联网与互联网深度绑定,最终让产业互联网蜕变成了互联网的附庸。很显然,这种方式是无法让产业互联网的作用发挥到最大的。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去互联网化,抛弃传统、原始的发展模式...
科技进步的推动也好,数字化转型的加速也罢,亦或是“后疫情时代”的催化,无论对于个人还是企业来说,数字化都已经是一种“新常态”,而且是无法逆转的。国家和企业会持续不断加大对于数字化的投入...
当区块链的商业闭环抛弃了这种狭隘的缺陷,并且真正找到了一种与主流商业模式可以共通的商业闭环,区块链行业的发展才能真正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只有区块链的商业闭环真正对外部的商业模...
绝大多数SaaS行业人的观点:找一个细分市场,实现标准化和产品化,从而降低成本,实现规模化。本人观点:此路不通,看似容易,但实际上越走路越窄。企业的需求是综合性的,所以企业更想要的是综...
新一代人工智能把知识驱动和数据驱动结合起来,通过同时利用知识、数据、算法和算力等四个要素,...详细
2021-04-14 搜狐网
在5G研发初期,华为发现5G兑现全覆盖Gbps体验的基础是Massive MIMO技术:要兑现Gbps的极致体验需...详细
2021-04-14 网易科技报道
坚持目标任务落实,将两化融合与工业互联网工作纳入对市(州)目标考核。坚持政策与产业联动,新...详细
2021-04-14 朱家德